“1314”模式: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基 ——吴江区七都小学落实“双减”
日期:2022-12-21 14:23:38  浏览量:417

吴江区七都小学位于美丽的太湖南岸,目前在校学生2062人,自“双减”工作开展以来,学校教育秉承“融通灵动、力行致远”这一教育理念,以学校特色为抓手,认真开展、落实双减工作,形成了“1314”双减育人模式,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做好服务。

一、“1”——倡导一个理念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立德树人,学校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双减”政策就是希望可以为学生挣脱题海的禁锢,实现生命个体的自由呼吸和自由成长。因此,在“双减”背景下,我们提出了“落实立德树人,着眼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有学者指出:“中小学课程的设计需树立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而有特色的发展问题置于课程设计的中心。”具体来说,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结合学校办学传统和现实情况,提炼学校特色,明确学校育人目标和教育理念,在此基础上明晰要培养的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此指导学校课程设计。

二是厘清学校课程之间的关系,优化课程结构,注重课程的均衡性、多样性和层次性。要处理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关系,要保证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引下,切实加强体育和美育,充分挖掘学校资源优势,开设体现学校特色和育人目标的校本课程。

三是理顺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聚焦课程的深度整合,把握学科内部的纵向整合,明晰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整体结构和关键问题,处理好学科间内容的横向整合。

四是完善课程类型,兼顾学科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的开设,尤其重视活动课程的育人价值,在活动体验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和提升。

二、“3” ——深化三条途径

怎样才能才能确保育人理念的落地?我们从“教师”“学生”“学校”三个层面,设计了三条路径:

其一,教师层面:实施《学科建设三年行动规划方案》。以新课标理念为核心,通过扎实有效的校本教研工作,加快学科建设。活动主要还是依托教研活动开展,借助集体备课、同题异构、一课多磨、主题活动等形式,夯实教师的基本功,为教师素养发展“打底子”“夯实力”。稳步提升教师的整体素养,提高教师课堂实施能力,建设一支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其二:学生层面:落实《家校联动“大课堂”方案》。“双减”后,学生的课余时间增多。学校教务处与德育处联手,一起倡导“大课堂”实施方案。家校携手,打通学校与家庭的壁垒,通过家校的合作,一起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阅读习惯、运动习惯、参与家庭劳动习惯等。科学合理地分配学生学业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足、学好。

其三,学校层面:落实《“五项管理”周周检方案》。严格落实各级教育部门关于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工作的安排部署,多措并举,通过“学生互检”“老师同检”“行政定检”等周周检的形式,纵深推进学校教学改革,推动五育并举教育实践,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营造良了好环境。

三、“1” ——践行一套体系

这里的“体系”,指的是课后延时服务体系,这是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主阵地。

为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有效实施课后育人活动。学校召开推进会议,按照边实施边改进的方式,形成“‘解困’到‘解人’的延时服务‘三级’推进”方案,从而优化服务内容,直正做到贴合家长需求,不断提升在七都镇老百姓心目中的满意度。为此,我们着力做好三件事:

其一,精心研制作业。教务处牵头,年级组设计课堂和回家作业,有效突破“减作业”难的这一瓶颈。每个年级有年级具体把关,任课教师负责落实。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每个年级的作业设计题库。

其二,开设“长短课”。长课为50分钟,用于完成回家作业;短课40分钟,采用自然班和走班两种形式,全员参与社团活动。学校依托本土资源和学生需求,开设语言类、艺术类、体育类、传统文化类、科创类等60多个社团,进一步丰富学生课后服务的学习内容。

其三,融合社会资源。学校主动打破“围墙”,广泛征集社会资源,如:非遗传承人、溇港文化传承人、特殊职业家长和有特长的家长等,特聘他们为课外辅导员,开展丰富多样的育人课程,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共同为学生构建优质课程资源。其中,“国学讲堂”“溇韵诗社”“云溪书画社”,三大优秀传统文化社团正好与新课程方案的目标之一实现了无缝对接。

四、“4” ——运行四种机制

在双减工作的推进中,在不断反思与总结中,我们逐步形成了四种运行机制:

其一,课堂变革机制:通过打破常规教研的方式,结合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研讨课等方式推进“学为中心”课堂的变革,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其二,作业优化机制:学校建立《作业优化设计制度》《作业审核公示制度》《作业管理制度》《优质作业展评制度》,并集结骨干力量,组织开展了“高效课后分层作业设计”活动,分为“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让学生根据学习能力自行选择,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迁移与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实现“减负不减质”。

其三,多元评价机制:学校将评价机制落实到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过程中。通过听课、调研等多种形式,真正掌握每一位教师实际的教学状况,切实做好教师和学生的过程性评价。

其四,协同育人机制:学校通过电子屏宣传、致家长的一封信、家访等一系列活动,向家长积极宣传“双减”工作真正实现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让家长深度了解“双减”政策,与学校同向同行。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七都小学在“双减”工作中有动力、敢作为、破难点,让学生回归学校,让教育回归本真,促“双减”政策落地生根,让每一个孩子绽放最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