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本学期,学校教科室根据区教育科研工作精神以及学校教育科研的实际,紧紧围绕“研究、指导、服务、引领”的工作职能,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校教育科研氛围,抓好课题的管理与研究,着眼于为提升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为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服务,求真务实,与时惧进,促进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具体工作如下:
一、有的放矢,积极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小小弄潮儿”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队伍。学校不断修改和完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和“骨干教师考核细则”,让青年教师的成长有方向,让骨干教师有更高的目标与追求。充分发挥现有教科骨干的辐射作用,通过师徒结对等形式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本学期,教科室统一规划与落实,积极营造七都小学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努力提高全体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8月31日,学校对全体教师开展了以“聚焦课程高质量实施,优化学校育人生态”为主题的培训活动。活动由副校长张芳主持,校长李峰华进行了以“学历案的编制与使用”为主题的微讲座;教务处主任沈建平对《吴江区七都小学“挑战性学习”课堂教学评价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解读;教科室主任夏兆平详细介绍了我校的特色育人方案——《弄潮儿拾贝卡》活动。有效提升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和教学研究专业化水平,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创造条件,为学校办学特色的教育创新提供手段。10月、11月、12月教科室组织开展了三次以“弄潮教育新航道,共绘智慧新课堂”为主题的骨干教师读书交流活动和青年教师读书沙龙,共读书目是杨九俊等老师主编的《新课堂“怎么办”》。三次读书交流活动,在激发教师的阅读热情和拓宽知识视野的同时,让老师们能够在阅读和思考中轻松从教,智慧从教,努力成为一个有爱心,有智慧,有内涵的教师,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
二、科研共振,夯实教科研常规工作
本学期,学校教科室营造多种形式并存的科研态势,继续与教务处联合开展新教师随堂课、年轻教师的打磨课,骨干教师研讨课活动,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相关教科研知识的学习,积极引导教师通过学历案研究、教学反思、论文等提升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和听课评课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为抓手定期邀请领导、专家入校为老师们进行课堂教学点评、专题培训,论文指导活动,教科、教研和谐共振,有效落实育人方式的变革,助推课题研究与课程建设的有效融合。
10 月 25 日,华东师范大学专家第三次入校指导七都小学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对学历案课堂教学进行了研讨活动。活动中,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进行专题讲座。崔教授的讲座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新教学需要新课程思维抓大统小,才能让素养导向的单元教学落地。12 月 5 日,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周文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系教授王艳玲、吴江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江山、吴江区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徐国荣、吴江区英语教研员凌云璇第四次入校指导七都小学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对学历案课堂教学及学校的课程方案进行了研讨。12月6日,学校邀请区教科室余家友主任对我们学校学年课题及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课题论文进行了学术指导,课题组老师们受益匪浅。1月10日,张菊荣主任、潘国平书记入校指导校园文化与内涵建设,为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指明了方向。专家们的专业引领,为学校科学规范地开展各项教育科研工作提供了强而有力的理论支撑和行动保障。
三、抓实过程,有效推进课题深度研究
本学期,吴江区“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专项课题我校有15人成功立项,9 月 13 日,学校教科室组织开展了七都小学“国家课程高质量实 施”专项课题集体开题活动,为老师们进一步明晰研究思路,不断完善课题研究方案,以更科学严谨的态度开展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方向。吴江区第十批双学年课题的老师已进入研究中期,11月15日,学校教科室组织了课题中期汇报交流活动,老师们从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下一阶段研究规划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学校主课题《基于育人方式变革的“溇港课程场”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深入教学课程场,进行真实研究。下半年,学校课题组对课题的核心概念再进行了认识,并对研究思路作了重新梳理,对研究的内容,即各子课题作出相应的调整。研究过程中不断积累研究素材,研究成果,坚持“高质量、优特色、严常规”的工作目标,科学策划、合理安排、统筹管理,有条不紊地将课题研究成果搜集、整理、归类,进而为最后的结题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2024年学校主课题研究成果: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课题研究论文5篇,其中3篇发表于学术期刊。
四、注重提炼,有效积累教科研成效
平时工作中,学校教科室组织骨干、青年教师及时将教育教学中的经验加以积累提炼,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积极参与各类论文活动,拓宽教师教科研视角,提升教师参与教科发展的体验感、成就感。2024年吴江区及以上师生各类竞赛获奖170多项,教师发表论文省级以上49篇,其中学术期刊发表14篇。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强教科室常规工作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引导教师多种途径、多种方式了解教育时讯,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借鉴成功经验、有效方法,夯实教师的科研基础。采纳符合我校教师实际的科研方式,促进教科研骨干的成长和教师整体的发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过去的一学期学校教科研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作为吴江区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种子学校,我们仍存在相当的不足:教科研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课题研究的深度等方面还远远不够。今后,学校教科室将继续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科研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各项教科研工作,有效助力“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积极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吴江区七都小学教科工作总结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