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本文以绵阳东辰学校(初中部)为例,先界定核心素养的概念,再进行分类开发,把国际理解、国家认同、文化底蕴等核心素养融入各门课程中,便于科学地指导课程实施,最后反思与展望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体系。
关键词:核心素养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体系
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成为新课改的风向标,也是校本课程实施的最新政策依据。其中“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为校本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改革和创新指明了方向,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因此,为了真正建构融入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体系,还需参与校本课程制定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为使年轻人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并积极应对技术变革、社会多样化、全球化等巨大挑战,经合组织(OECD)在1997年首次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并于2005年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行动纲要》。OECD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把核心素养分成三个部分“人与工具、人与社会、人与自己”,这三部分代表着不同的方向,又彼此相互联系,共同构筑了核心素养的基础m,同时超越了传统知识的“授受”关系,更强调反思性思考和行动。同年,欧盟公开发布《终身学习核心素养欧洲参考框架》,成为课程改革路上的_盏明灯。在欧盟核心素养中提出八大素养,每_种素养都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使其更关注跨学科知识及知识的迁移和整合气。
二、分类开发:核心素养融入五类校本课程中
核心素养是学生的“关键素养”,通过分类开发,把核心素养渗透各门课程中,给课程留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彰显不同课程的特点'东辰学校借本校特色,发展校本课程,提出自己的办学目标:培养有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中国灵魂是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人文底蕴;世界眼光是要有国际理解力;现代人是要有科学精神,实现个性发展。
(一)国际理解类课程
处在“互联网+”时代,应具有国际视野,让学生走出狭小的空间地域,迎接国际挑战。开发此类课程时,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以国际理解为核心素养开展开放、民主、趣味的校本课程。首先要怀揣开放心态,走出国门看世界。学校推出中外交流学习项目,如国际夏令营、美国游学、国际义工等活动,学贯中西,彰显世界眼光。其次坚持跨文化交流,推出跨文化展览。学校定期进行英语书法展,并评出优秀奖,以此鼓励学生。学生在英语书法练习中感受外语文字的独特魅力。同时进行中外美食展,每_类美食都代表着一种文化,学生相互交流美食也相互交流各国文化。最后是增强外语的趣味性,发现和感悟美。在英语歌曲鉴赏课程中,老师用_首英语歌导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在英语趣配音课程中,老师用学生熟悉的外语电影为例,先听原版发音,再跟读,最后模仿练习。
(二)国家认同类课程
国家认同是学生对自己归属于祖国的认知,是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升华。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做—个有中国灵魂的人。首先需编订经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学校结合本校特色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和实际接受知识的能力,编订出专属的经书,即校本教材,并定期要求学生诵读、理解。学生学习校本教材,更贴近实际生活,提高学习积极性。老师参与编订教材,满足教学实际需求,点燃教学激情。其次需回归生活,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学校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美德,老师需避免说教灌输和重表面形式,应积极开展一些实效性活动。比如在母亲节、教师节等节日开展感恩活动,让学生学会“爱家人、爱学校、爱社会”。把静态的课程生动化、动态化,让美德融入学子的心中,体现在学子的行动中。最后是功夫传奇,渗透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功夫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之_,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及弘扬民族精神。功夫教学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让学生真正感悟到中国功夫的魅力,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
(三)文化底蕴类课程
以人文素养为核心素养,建构有本地区特色的文化课程。首先基于本地区的特色文化,编制本土特色课程。绵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自古有“蜀道明珠富乐之乡”之
美称。同时,是一座文化城,我们可以在这儿感受李白文化、三国蜀汉文化、大禹文化、嫘祖文化等。开发利用好本地区的特色文化资源,使学校的课程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境界。然后基于文化熏陶,打造魅力活动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主动探究传统文化内涵,以活动促学习、以活动促实践、以活动促发展。在手工制作课中,以民族文化为创造点,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原生态工具制作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服饰、美食、灯具等。同时,学校定期开展中国风民族文化运动会,以班为一个方队,每个方队代表一项中国文化元素,呈现出一幅幅动静结合的艺术画卷。最后基于文化传递,参与社会文化表达。在“羌族文化”课程中,学生不仅需了解羌族的民族文化知识,还需参与社会实践,深入探究文化根源,传播文化价值。学生可以制作“我与羌族文化”心愿卡,设立文化讲解台,将羌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达给其他同学;也可以走进北川羌族自治县,对羌族历史进行访问、总结、整理,制作宣传海报,利用假日在社区做“羌族文化历史寻访”宣讲。
(四)科学创新类课程
这类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核心素养,使学生崇尚科学、勇于探究和敢于创新。为使课程有效开展,要积极贯彻“学、思、行”精神,促进学生在探究中“行”与“思”的协调联动。先促进学生以“思”定“行”。老师在组织科学创新类课程时,要把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引向课外,进行与“思”主题相关的观察活动,诱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当学生的思维匣子打开后,老师再拋出与教学相关的探究问题,让学生猜想。为避免盲目猜想和盲目“行”的探索,老师可对猜想有目的地引导,让其在学生小组讨论中获得“行”的结果。然后促进学生以“行”展“思”。“思”和“行”是辩证统一的,“思”可以决定“行”,“行”又可以拓展“思”。如果在科学创新类课程中缺少了“行”,那么所谓的“思”只能是空想。初中生的独立意识和理性思维还不够成熟,老师需要对他们进行适时的活动指导,并引导他们在“行”的过程中进行分析和比较,也就是“思”。最后促进学生“思”“行”协调联动。老师需提前预设教学过程,把握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灵活运用和调整教学策略。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积极思考,认真实践,得出结论,在老师和学生的相互交流合作中推进“思”与“行”的协调联动发展[4]。
(五) 领袖风范类课程
领袖风范是一种个性发展,初中学生在个性结构上产生一种成人感,渴望像成人_样独立思考问题。第一要促进“艺”与“体”相融。艺可以表达情感、升华思想,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体可以强身健体、训练意志力,将二者结合,实现“体”中培“艺'“艺”中健“体”,整体提升学生的气质和精神。同时“艺”与“体”的结合,有利于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保持向上的学习态度。第二要促进“技”与“艺”相融。培养学生的领袖风范能力离不开基本技能和艺术情感的相互交融。“技”与“艺”不是单纯地传递知识技能,而是促进二者相融,衍生出“技”与“艺”的结合体。第三要促进“智”与“美”相融。“智”代表智慧,是培养艺术洞察力、活动创造力、团队领导力的个体。“美”代表美好,是培养个体的审美素养,将心灵美与外在美结合升华。“智”与“美”相融,激发个体内心的情感生命,促进学生智慧与美丽共存。
三、反思与展望
(1) 基于核心素养全方位开拓校本课程
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我们更注重“培养什么样的人”而不仅仅是“得了多高的分”,让教学工作更有目的性。同时,核心素养与各门课程间的层次空白给未来提供自由探索的空间,有利于激发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热情和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2)市区内校本课程交流互动、求同存异
以东辰为首的校本课程与市区内其他学校的校本课程相互交流,求同存异。虽然各校课程开展方式和编订内容有差异,但所有课程的核心是相通的,都是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增强社会竞争力。我们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1.以市领导为领导中心,为各校校本课程的展开制定规则、专业引领和营造氛围。2.各校间以讲座、授课等方式相互交流,碰创智慧的火花。3.建立一个规范化的课程体系,避免投入重复的人力、劳力。
(3) 校本课程的资源开发有更广阔的空间
学校教育正以开放的姿态面向校外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融合校内外多元化的课程资源,丰富校本课程内容,拓宽优质课程渠道。社会资源变为学校教育资源,使社会资源课程化,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系列问题。首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导致教育不公。实施校本课程的学校主要来自一线城市或发展水平较高的市区,偏远落后地区受客观条件限制,校本课程实施较困难。所以政府需加强对落后地区教育资金的投入,并采取优惠政策吸引优秀教师为乡村校本课程服务。其次是学生难以形成完整体系的知识结构。过于繁杂的课程内容不利于传承和积淀,向学生传递的知识没有深入。所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不能全面撒网,要做到精益求精,开发出真正具有理论和实践依据的优质课程。最后是学生的学习情况难以评定。为建构更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需遵循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都对课程进行监管,并做出合理的课程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