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而充实的一学期又悄然而过,在本学期里,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继续立足于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学校的中心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充分发挥教科研在课程改革中的先导作用,围绕科研兴教,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题,以构建智慧型课堂、争做智慧型教师、培养智慧型学生为目标,继续完善适应我校教育发展和学校特色的教科研体系。
一、制度渐完善
科研扎根于日常教学每一天。为了使教育科研稳步、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并逐步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使教科研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继续施行比较完善的科研工作管理体制:正常运行教科室、教研组、课题组组成的三级科研网络。依托“主题教研”活动,让科研与教研工作相交叉,做到科研中有教研实践,教研中有科研领路,使科研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学习、例会、活动、汇报制度,形成科研工作的责任制,定期召开会议,学习教育理论,关注教改热点,收集先进的教科研信息,强调活动过程化,努力使教科研的过程成为转变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的过程,以此带动教师参与教育科研。
二、“双减”真行动
为贯彻落实“五育并举”教育方针,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升办学品质与教学质量,让学生得到全面健康地发展。我校把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治本之策,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质量;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期初,教科室连同教务处对本学期各学科的教研组活动开展进行了研讨,就“落实双减,提质增效”这个话题各抒己见,各教研组长教师对“双减”政策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着眼点、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获取信息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本学期教研组活动的意见和建议,确定了教研活动应立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力出发的大方向。经过二周一次的学科实践专题研究,教师们对“学为中心”的教学流程、教学实施策略和教学评价方式有了崭新的认识,并致力于课堂教学行为的变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我们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耐心地辅导学生完成作业,适时答疑解惑,并督促孩子们认真预习、复习。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进行一对一的帮扶,让作业辅导充满了温情。学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和喜爱,孩子们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情操,发展了特长,找到了自信,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使学校真正成了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乐园。我们还将“回家时间”纳入课后服务范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温故知新、强身健体、艺术熏陶、阅读积累、劳动实践等活动项目,引导学生利用好课余时间,提升综合素质。发挥家校合力,实现育人效力最大化。
三、课题深度研
开展课题行动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方式。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溇港文化”情景体验课程的校本研究是我校的主课题,自课题成立以来,我们怀着敬畏和感恩的心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围绕地方文化课程开发,针对真问题,进行真研究,使课题成为促进师生成长,引领学校发展的有价值的课题。10月27日,吴江区教科研协作区(小学4区)主题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本次活动紧紧围绕“指向学科实践的教学变革”这一主题进行。我校两位年轻骨干教师展示了“‘溇港文化’情景体验课程的校本研究”研讨课,获得了与会专家、老师的一致好评。活动中,七都小学就主课题研究情况做了汇报,也听取了其他学校主课题的研究情况,区教科室主任余家友还给大家做了《基于学科实践的教学变革》讲座,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今年,是课题的结题年,我们认真梳理,总结,研究成果丰富,根据学校实际,开发了系列特色课程、读本、建设了三个体验场馆,开展各类主题活动,不仅是真实践、真研究,还注重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12月12日,在吴江区教科室的组织下,我们进行了线上结题,获得了专家的一致好评。
学校主课题的研究也带动了学校教师其他课题的研究,我校吴江区第九批双学年课题有21位老师立项,成绩优秀。本学期,我们进一步促进教师把课题研究工作做细、做实,我们加大了课题研究过程管理的力度,举行了吴江区第九批个人双学年课题中期汇报会,根据教师的汇报,我们对接下来的课题研究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加强双学年课题的过程管理,提炼出课题研究成果;总结前期的研究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确定下一阶段研究内容和计划,为顺利结题做好准备。
这样的课题行动研究,使教师们掌握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增强了科研意识,善于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也使我校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课题研究网络,课题研究结构更合理,内涵更丰富,重心更突出,不断推动课题研究的深入。
四、好文一起读
为了进一步激发教师阅读经典、阅读教育理论专著的热情,教科室期初制定详细的读书计划,开展“溇港五点钟论坛”活动。围绕课题研究,教学实践,注重教师观念的更新和新课程理念的确立,加强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读书活动。本学期九月,我们进行了“读一本好书,聚一份智慧,促一分成长暨七都小学青年教师悦读分享会”,全体青年教师就自己在暑期中阅读的书籍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收获、思考。10月,是我们的骨干教师读书分享会,骨干科研组全体成员参与本次读书会。会场气氛热烈,书香氤氲,优秀的阅读者们,用生动的语言为大家讲述了一本本经典读物。11月,我们把读书的目光聚集到“溇港文化”,特别邀请了“溇港文化”达人姚阿江老师给全体青年组、骨干组教师带来“聚焦溇港文化 赋能教师成长”的本土文化读书交流,姚阿江老师先向老师们介绍了七都小学地处溇港腹地,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它一校跨两“圩”——南卓圩北卓圩 。接着,姚老师具体阐述了什么是“圩”,“圩”是指低洼区防水护田的土堤,以及有圩围住的地区,像圩田等。一张吴溇水系草图更是让老师们了解了塘浦圩田,对今后的校本研究、课题研究等都起到了助推作用。
这样的读书交流分享,教师们真正感受到了“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是启迪心灵的最好方式,是构建个体幸福精神世界的根本途径。教师们积极参与到各项读书活动中,在读书中品味生活,在读书中快乐成长,在读书中成就更好的自己。
五、成果飘芬芳
踏实、高效的科研工作态度、方式,促使我们学校办学品质不断提升,教师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素养不断发展,我们取得的成果比较丰硕。“溇港文化科技特色课程建设”立项为苏州市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一类项目。科技创新大赛方面我校收获颇丰:江苏省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一等奖,第三十三届苏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对太湖溇港‘古桥遗存’的保护研究”获第十六届吴江区科技创新政府奖,我校也被评为第十六届吴江区科技创新政府奖优秀组织单位。溇韵诗社社团获评优秀学生社团,我校也被评为2022年吴江区小学社团建设先进学校。本学年,老师在文章发表上也有亮眼成绩,有7位老师在学术刊物上发表高质量文章,其他发表文章有三十多人次。吴江区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7位,二等奖3位。新增苏州市学科带头人1位,吴江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德育新秀各1位。